以奋斗之帆扬基层之志 让人生理想在乡村沃土扎根绽放_工作_群众_精神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1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71


“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”,这句铿锵话语道破了成长成才的本质逻辑。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,乡镇基层作为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既是磨砺意志的“练兵场”,更是成就理想的“大舞台”。唯有以奋斗为桨、以实干为帆,方能在基层沃土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。

一、筑牢信念根基,明确奋斗方向。基层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、人民群众福祉紧密结合。在基层中更多需在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、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民生调研、全力推进惠民政策精准落地、妥善调解矛盾纠纷等各项工作,均承载着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。基层工作者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自查自纠,将个人理想融入“国之大者”,在工作实践中找准“扎根奉献”的精神坐标。通过理论学习与价值引领,确保奋斗方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,切实解决“为谁奋斗”的根本问题,为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思想根基。“扎根奉献”的精神坐标,让奋斗航向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。

二、锤炼实践本领,夯实奋斗根基。实践是提升工作能力的核心路径,基层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场域,为基层干部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。面对乡村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,基层工作者要勇当攻坚先锋,通过开展走访入户、深入田间地头,了解群众农作物生产情况,制作问题台账。针对问题,解决问题,守住群众钱袋子。

三、弘扬实干作风,昂扬奋斗精神。基层工作没有“一蹴而就”的捷径,只有“久久为功”的坚守。罗汉镇在推进“两清两改两治理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,干部们通过挨家挨户做工作、组织开展群众会、院坝会等工作形式,从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到“群众主动跟着干”,实现村容村貌大变样。这种转变背后,是“实”字当头的作风与“韧”性品格的支撑。当形式主义被摒弃,当“钉钉子精神”被弘扬,当“比学赶超”成为常态,基层奋斗便有了最坚实的土壤。正如脱贫攻坚楷模们的事迹所证明:唯有以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”的拼劲啃下“硬骨头”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襟打牢基础,才能让奋斗精神在基层一线焕发光彩。

发布于:贵州省


Powered by 万盛彩票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